首页 业界 要闻 快讯 热点 推荐 聚焦 头条
 
站内搜索:

三星宣布已开发出带有万事达卡指

Google睡眠追踪应用程式解决方案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要闻
新能源发电迎市场化大考 上市公司:将促进需求放量 提升绿电消纳能力 丨新能源市场化变革
更新时间:2025-02-13 22:09:02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负责人在接受时表示,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上网电价实行固定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也没有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责任,亟需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新能源开发建设成本比早期大幅下降,各地电力市场快速发展、规则逐步完善,也为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创造了条件。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的,尽管化石燃料价格回归到历史水平,但可再生能源仍具有较大竞争力。2023年,有81%的新增可再生能源在成本上低于化石燃料替代品,这为各国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至3倍的目标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商业和投资理由。

  事实上,推进新能源发电市场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筹备与推进。2017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选择了南方、浙江、山西等8个地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加快组织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

  2023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提出加快放开各类电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按照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的时间节点,现货试点地区结合实际制定分步实施方案。

  2024年4月19日,国家能源局就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文件作为的补充,首次在国家层面将绿色电力交易的相关规则以专章形式进行明确。

  风光储氢大规模替代存量火电,在技术上已经具有可行性。据不完全统计,为了推动新型电力市场构建,2024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对规范和推动能源发展做出了规划与指示,如先后推出、。

  2024年11月出台的提到,加快建立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能源市场体系。同月,由国家能源局
 

  多家上市公司评估影响:长期利好,推进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

  晶科科技主营业务覆盖以光伏电站为主的各类型新能源电站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转让及光伏电站EPC。主营收入2月13日,公司董秘办通过邮件回复2月12日,天合光能董秘办通过邮件向嘉泽新能已形成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出售、新能源电站运维管理服务、屋顶分布式光伏、新能源产业基金、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业务形态。2月12日,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向市场化交易并不一定让电价更低

  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未来,新能源上网电价会变得更低吗?以新能源发电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又将如何应对?

  据了解,光伏电站的盈利模式主要通过发电收入、政策补贴、碳交易和资产增值等方式实现。目前,国内多家上市公司以光伏发电、光伏电站投资开发运营为主营业务,光伏产业链上游企业也在向下游光伏电站拓展业务。

  一位光伏行业人士向
 

  晶科科技在2024年半年报中指出,市场化交易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电价上下波动,进而改变新能源电站项目原有固定电价结算的收益模式,对新能源项目和运营企业围绕电力交易为中心构建综合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同时,企业的项目资源储备,从产品类型到所属地区更加合理的电站资产配置情况,以及覆盖电站项目从开发到投资、建设、运营再到转让的全生命周期资产运营能力,都会进一步构筑行业核心竞争壁垒。

  “市场化并不意味着电价一定会降低,而是交给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从近期政策上,电网投资的加速、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提升,储能、售电、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市场机制的确立,再加上产业端用能负荷的迁移、AI算力对电力需求的迅速增长、下游绿色化工技术的逐步成熟,这些都将对消纳产生积极影响,从而稳定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的供需平衡。”晶科科技董秘办通过邮件向晶科科技方面表示,公司在较早期已做了相应布局和策略调整。一方面,通过制定针对性的电力交易运营策略,积极参与市场化交易以及绿电绿证交易,稳定甚至追求提升自持项目交易电价。另一方面,公司主动调整开发侧重,依托储备资源优势,新增项目集中到经济发展较好、消纳能力强和电价坚挺地区。同时,公司打造多样化的电站产品,适应不同政策和产业环境,保障项目模式的引领创新和收益率水平,并通过加快电站周转向轻资产化运营模式转型的方式,充沛公司现金流和兑现经营业绩。

  兆新股份董秘办工作人员则向光大证券分析师指出,新能源投资进入有序发展时代。对增量项目,短中期收益通过设定电价下限锁定底部位置,保障新能源装机的可持续性。长期看,新老项目电量全面入市趋势不改,电价根据当地电力供需及消纳能力而定。

  国联民生证券研报分析指出,长期看有望打开需求空间天花板,现货市场峰谷价差的扩大或推动高质量风光储产品需求提升,项目有望向头部厂商集中,优化竞争环境。发电主体更需要大量的数据和精确的预测模型以制定合理报价策略,电力智能化、信息化等相关投资有望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