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业界 要闻 快讯 热点 推荐 聚焦 头条
 
站内搜索:

三星宣布已开发出带有万事达卡指

Google睡眠追踪应用程式解决方案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要闻
4岁小网红“瑶一瑶”被绊倒引摆拍争议,其母回应!账号粉丝超2000万,平台显示广告报价最高55万元条,近3月发了6条
更新时间:2025-02-17 00:12:19

  显示,在受访专家看来,虽然法律目前并未明文禁止未成年人作为短的主角或者参与方之一,但并不意味着拍摄发布含未成年人不受任何限制。从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社会公序良俗等角度来看,未成年人出镜的短内容应受到更为严格的审核和把关。将未成年人推向网络,要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拍摄要谨慎,避免未成年人参与有炒作、演绎性质的内容。同时,关注人身安全和个人隐私,不过度曝光青少年生活,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粉丝规模和褒贬,不过度强调粉丝背后的经济属性、价值属性。

  “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禁止未成年人出镜,或者禁止打造‘网红儿童’,有待后续的相关法规政策作进一步完善,平台或行业协会可以推出一些自律规范作为正面引导。保护未成年人在互联网媒介上的安全和权益。”郑宁说,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构建一个健康、安全、有益的网络环境。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郑宁看来,目前,我国已构建起完备的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体系,要加大法律监管和执法力度,对利用“网红儿童”牟利、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加强对MCN机构的监管,让其不得参与或推动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活动。短、直播等网络平台需进一步加强内容审核和管理,利用技术手段精准识别和处理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规内容。

  此外,今年年初,浙江宣传曾发表评论也指出,法律并未规定未成年人不能作为短作品的“主角”或参与者。家长适度“晒娃”,分享孩子日常生活,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但倘若过度“晒娃”,一味利用孩子牟利,甚至给孩子的身心造成危害,则必须加以治理。

  随着“小网红”相关短、账号越来越多,也频繁引发争议。要解决这一问题,恐怕还需要社会各界划定一个儿童接触互联网的边界,明确相关内容的传播规范。

  比如,法律目前并未明文禁止未成年人作为短的主角或者参与者,但儿童出演带货短,是否应当参照广告管理?根据现行,未满10岁的儿童不能代言广告。若按此执行,虽然会对不少短创作带来影响,却能更大程度地尊重未成年人的心智特征和合法权益,也避免儿童被过度商业化利用。

  利用“网红儿童”牟利,则是被明令禁止的行为。中央网信办“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就提到,重点整治利用“网红儿童”牟利,恶搞儿童博取关注、卖惨引流的行为。去年12月,国家网信办通报了一批典型案例,也点名部分账号炮制所谓“网红儿童”,违规引流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