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业界 要闻 快讯 热点 推荐 聚焦 头条
 
站内搜索:

英特尔推出用于数据中心的第三代

Zoom免费帐户获得自动字幕选项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业界 > 业界
2025年“深市科技创新质”四川服务周启幕,深交所上市川企已达105家、市值合计1.6万亿元
更新时间:2025-04-18 15:59:28

  截至目前,四川省A股上市企业已达178家,居全国第八位。其中,在深交所上市105家,占全省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59%;深交所上市川企总市值合计达到1.6万亿元,占全省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60%,有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值已超过百亿元。自深交所2018年在成都设立西部基地以来,已“一对一”服务四川省拟上市企业1070余家次,共30家企业在深交所上市,数量位列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第一。

  2024年,四川省GDP增速达到5.7%,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经济总量保持全国第五位;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2万家,一批硬科技新生产力企业加速成长。截至2024年末,四川省各项贷款增速达到11.2%,居前十经济大省首位,增速连续27个月位居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四川省A股上市企业已达178家,居全国第八位。其中,在深交所上市105家,占全省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59%;深交所上市川企总市值合计达到1.6万亿元,占全省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60%,有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值已超过百亿元。

  同时,在证监会党委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资本市场服务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上市公司基本盘作用凸显,直接融资规模稳步提升,金融要素加速聚集。此次活动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四川省178家A股上市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近8000亿元、利润总额1104亿元,约占同期全省规上企业的22.6%和44%;2024年回购增持135亿元,现金分红568亿元,居全国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家数占比超过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2024年,四川省新增上市公司5家,全国排名第六,全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各类市场主体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4875亿元,同比增长11%;全年新增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92只,基金规模达232亿元。

  深交所推进西部“在地化”服务

  据了解,自注册制实行以来,深交所新上市公司中约9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约6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深市已经成为高成长优质企业上市的聚集地、高水平创新创业动能的策源地、高质量民营企业发展的主阵地。

  四川作为我国发展战略腹地、中国西部第一大省,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储备,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深交所一直高度重视四川资本市场发展建设,持续推进“在地化”服务。2016年和2023年,分别与四川省和成都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8年在成都设立深交所西部基地,2022年,研究制定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深化双方交流合作。2018年以来,深交所“一对一”服务四川省拟上市企业1070余家次,共30家企业在深交所上市,数量位列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第一。

  随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出进一步部署,深交所西部基地也将进一步夯实“在地化”服务功能。

  据了解,深交所2025年“深市科技创新质”四川服务周暨四川资本市场“金熊猫培育”系列活动将围绕四川产业特色特点,通过主题培训、座谈交流、调研、投融资路演等多种方式,面向四川辖区拟上市企业、上市公司、REITs项目原始权益人和发债主体、投资机构、证券服务机构、中小投资者等开展分层次、多维度服务,积极支持四川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服务国家战略、契合地方需求,分类施策、精准服务。认真贯彻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举办成渝双圈专精特新优质中小企业“走进深交所”活动;积极响应成都市“立园满园”行动号召,针对重点产业园区开展股债联合培训、“一对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等活动,支持地方企业利用好资本市场。

  二是强化全生命周期和全产品线服务,助力科技创新企业提质增效。通过投融资路演、企业上市培育、集体业绩说明会、ETF大讲堂、投资者走进上市公司、走进高校等系列活动,推动投资端建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