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可以说是A股回购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4月初,由于美国“对等关税”的影响,A股出现大幅震荡行情。受市场波动影响以及国务院国资委号召,A股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回购热潮,多家央企和行业龙头领衔,4月份共计有超240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回购方案,拟豪掷735亿元实施回购,不管是公司数量还是拟回购金额,都出现爆发式增长。
同时,波动行情也给上市公司提供了较好的回购良机,4月A股回购交易金额超260亿元,环比3月大增73%。其中,徐工机械、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等公司单月回购金额均在10亿元以上;紫金矿业3个交易日即顶格完成10亿元大手笔回购计划,进展神速。接下来,资本眼研究员就对A股4月回购动态进行整体扫描和数据分析。
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在回购增持再贷款方面,将贷款最长期限由1年延长到3年,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将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股票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下降到10%。
据资本眼研究员统计,上述241家公司中,约有105家取得了,表示将使用回购专项贷款作为资金
整体上,在政策呵护和上市公司主动出击的双重共振下,4月A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回购热潮,对于稳定资本市场起到了积极效用。上证指数在4月7日下跌7.34%后,次日迅速反弹并持续上扬,4月8日至5月9日期间,录得14根阳线月回购交易金额环比增长73%,紫金矿业3个交易日顶格完成大手笔回购
4月的波动行情,既点燃了上市公司的回购热情,也提供了较好的回购机会,当月回购交易金额明显增加。据申万宏源研报,2025年4月,实施回购的交易共有146笔,交易金额约262.9亿元,环比3月的152.2亿元规模,增长了73%。
同时,资本眼研究员发现,4月实施回购的公司中,多家公司迅速行动。
一是多家公司在4月进行了大手笔回购。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正在实施回购的公司中,徐工机械、宁德时代、贵州茅台、三一重工和牧原股份等个股都在4月进行了大额回购,单月回购金额分别为:19.46亿元、15.51亿元、14.40亿元、10.55亿元和8.60亿元。其中,徐工机械、宁德时代、三一重工均是4月发布的回购预案并正式启动回购,而贵州茅台3月仅回购了3.99亿元,牧原股份3月则为零回购。
徐工机械4月回购金额最高,达到了19.46亿元,而且回购推进速度非常快。公司4月8日午间发布回购预案公告,拟回购金额18亿~36亿元,当日即开启了首次回购。根据公司最新公告,截至5月7日,已累计回购金额21.42亿元。目前该回购方案仍在继续推进中。而4月29日,该公司又发布了另一个新的回购计划,拟回购金额3亿~6亿元,用于注销减资。一个月之内接连推出两份回购方案,彰显了公司对于股东回报的高度重视。
二是多家公司宣布加快回购进度,这在A股市场上较为罕见。据资本眼研究员在沪深两市官网检索发现,4月8日~4月9日期间,约有14家公司纷纷集中公告将加快回购进度,“以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稳定及提升公司价值。”这些公司,不仅有招商公路、中国外运等招商系六大央企,还有贵州茅台、广汽集团等地方国企,以及复星医药、温氏股份、精智达等私营企业。而14家公司也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承诺,在4月份均实施了回购动作,单月回购金额合计约40.82亿元。
三是4月发布回购预案的公司中,有8家公司均在当月已完成回购计划,平均用时仅6个交易日,堪称“闪电战”。它们分别是:紫金矿业、德赛西威、华工科技、上能电气、国投智能、康希通信、光峰科技和东山精密。
其中紫金矿业实际回购金额最高。根据公司公告,该公司4月8日盘前发布回购预案公告,拟回购金额6亿~10亿元。当日即大手笔回购5亿元,4月10日即完成回购,累计回购总金额10亿元。也就是说,紫金矿业只用了三个交易日,即顶格完成本次回购方案。其回购速度和回购规模,都彰显了公司对自身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这一信心的背后,有公司持续稳健的业绩表现做支撑。紫金矿业自2008年上市以来至2024年,营收数据已经连续17年正增长,归母净利润也从2016年开始连续9年正增长。2025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第一季度营收789.28亿元,同比增长5.55%;归母净利润101.67亿元,同比增长62.39%,单季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另外7家公司,上能电气回购周期最短,仅用时1天,回购了5000万元即宣布计划完成;德赛西威5个交易日顶格完成6亿元;东山精密15个交易日回购1亿元,用时最长。8家公司平均回购时长约6个交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