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业界 要闻 快讯 热点 推荐 聚焦 头条
 
站内搜索:

配备麒麟9000、50MP摄像头的华为

iqooneo5详细配置参数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业界 > 业界
东京比特币基地庆祝比特币白皮书17周年!BTC发源地在日本?
更新时间:2025-11-01 22:19:14

  2008年10月31日,比特币匿名创办人中本聪首次发表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十七年后,比特币成为主流金融货币,然而,鲜为人知的是Blockchain并非中本聪当年的原始用词。在最初的代码与概念中,他使用的是Time Chain来形容这项技术。所谓时间链,是一个以时间为序、透过加密技术相互连接的分散式帐本,正是今日区块链的前身。中本聪曾将比特币形容为一个带有时间戳记的真实记录帐本。

  为庆祝比特币白皮书发布17周年,东京的比特币基地举办了一场特别活动。现场透过小组游戏揭示了许多日本与比特币BTC之间的奇妙历史连接,以及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还有值得关注的为Peer to Peer无法缺少的QR Code也是日本人所发明,如果没有整合QR Code,比特币的点对点支付技术也无法成形。有人推测东京或许正是中本聪的,他在此默默推动着比特币的诞生与传播,日本人持有比特币的比例十分高,只是这些巨鲸大多数都低调沉默,隐身在每个角落。

  日本曾是比特币发展的重镇。当年全球最大的交易所Mt.Gox诞生于此,却因黑客入侵而最终倒闭,创办人入狱,产业一度陷入低潮。如今,随着日本监管制度逐步完善,市场信任重建,比特币在这片土地上正迎来文艺复兴时期。

  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聪发表比特币白皮书

  2008年10月31日,比特币匿名创办人中本聪首次发表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比特币为一个纯粹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可以让用户在线上进行直接支付,无需依赖金融机构作为中介。虽然数字签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安全性,但如果仍需依赖可信任的第三方来防止双重支付,那么其主要优势将无法实现,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利用点对点网络来解决双重支付问题。这个网络透过将交易资讯杂凑并嵌入持续增长、基于工作量证明机制的区块链中,为每笔交易添加时间戳。这样形成的交易记录一旦被确定,除非重新进行工作量证明,否则无法更改。最长的区块链不仅可以证明事件的发生顺序,还能证明该链来自最大算力的矿工群体。只要大部分的算力由不参与攻击的节点控制,这些节点将能够维持最长的链并领先于攻击者,该网络的结构极为简单,讯息通过广播方式传播,节点可随时离开并重新加入网络,并以最长的工作量证明链作为其离开期间发生事件的证据。

  中本聪早期称区块链为Time Chain时间链

  最早出现在中本聪于2008-2009年编写的比特币原始码中,在比特币早期版本的C++代码中,变数名称和注解将系统称为,而不是。例如,代码中包含如下引用://在时间链中新增区块,这种术语表明,帐本最初被设想为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区块链,而非当代称做的。

  背后的理念是按时间顺序验证,该系统利用加密工作量证明来确认和保护先前区块的顺序。本质上每个区块都包含一个时间戳记和前一个区块的杂凑值,从而建立了一个可验证的带有时间戳记的记录序列。这种机制具有革命性意义,因为无需中央机构即可解决双重支付问题,使比特币成为第一个无需信任、基于时间的货币帐本。

  主要发展时间轴

  2008年10月:中本聪发布的中并未出现一词;中本聪当时使用的形容为链当中的区块

  2009年1月:比特币v0.1版本代码发布内部引用中使用Time Chain。

  2010-2012年:比特币社群逐渐采用Blockchain作为统称。

  2013年及以后成为行业主流术语;一词逐渐淡出,更多用于历史或哲学领域。

  QR Code®是Denso Wave株式会社于1994年开发的一种二维码,也是日本应用最广泛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