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业界 要闻 快讯 热点 推荐 聚焦 头条
 
站内搜索:

什么是DirectX?如何更新DirectX

苹果取消了两个iMac型号!这是详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快讯 > 快讯
突破!多例儿童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成功实施 “中国心”越做越小
更新时间:2025-06-20 10:56:04

  13岁的轩轩是一名终末期心力衰竭患儿,自发病以来,症状一年比一年严重。呼吸困难,爬一层楼梯就会气喘,晚上睡觉都不能平躺,完全无法下床活动。

  但现在他已经能像同龄的小伙伴们一样,正常上学玩耍。曾经被病床困住的他,如今就像一棵晒到太阳的小树苗,终于能够往更高更亮的地方生长了。

  让轩轩经历这些转变的正是被称作心脏小马达的“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也就是俗称的“人工心”。

  近年来,国产人工心脏研发不断取得突破,多个产品陆续获批上市,造福成年患者之余,也给那些终末期的心衰患儿带去了生的希望。公开报道显示,

  
 

  
 

  心衰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进而影响心室舒张或收缩功能的疾病,不仅影响心脏本身功能,还会影响全身器官的运作。

  尤其是在中重度患者中,心衰的5年[*][*]率可高达30%-50%,这与恶性肿瘤相当。因此,HF也被形容为是心血管领域的“癌症”、心脏疾病的“最后战场”。

  心衰的成因复杂,最常见病因是冠心病,有数据显示,约40%的心衰都是由心肌细胞坏[*]或纤维化导致。此外,高血压、老年性瓣膜病、糖尿病等疾病也是心衰的高发因素。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指出,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不断攀升,估计国内心衰患者总数已经超过1200万,并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衰的“后备军”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衰的传统根治手段,但因供体的匮乏导致应用受限,人工心脏因而成为一种替代方案。

  人工心脏,,主要分为全人工心脏、长期体内植入的机械辅助装置及短期体外的机械辅助装置三类。。

  全球VAD市场仍由雅培的HeartMate 3垄断。自2017年上市以来,HeartMate 3累计植入超过40000例,年收入约10亿美元,成为人工心脏领域的绝对垄断者。

  国内市场几乎同步,自2021年起以每年至少上市一款新品的速度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人工心’的概念其实很早就有,国内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早,但为什么会在最近这两年突然火起来?,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开始成为晚期心衰患者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二病区主任医师祝忠群教授告诉《科创板日报》。

  据介绍,自去年9月以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已成功实施多例儿童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与成人不同,引起患儿心衰的原因主要是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等。

  祝忠群告诉,对于终末期心衰患儿来说,心脏移植依然是治疗的金标准,“因为它的近期结果和远期结果都是最好的,一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85%-95%,而5年生存率也在80%以上”。

  ,它就像一座桥梁,能够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等待移植,而对于那些病情不适于心脏移植的患者来说,“人工心”甚至可伴其余生。

  “在心脏移植没有办法进行的情况下,植入人工心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替代策略。。另外,从我们已经完成的几个手术案例来看,。”祝忠群说。

  轩轩正是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的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这也是沪上首例儿童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据悉,术后轩轩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得到非常大的改善,。

  然而,从最初的搏动式、机械轴承,到液力悬浮、磁液混合悬浮,再到如今最先进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发展历经数次技术迭代,直到如今依然还有很多的优化空间。比如,受限于体积和重量大小,,成人用最小“人工心”体积为核桃大小,重量90克。

  因此,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已经完成的几例手术中,

  “现在这种泵,年龄更小、体重更轻的患儿因为胸廓较小是没办法植入的。”祝忠群告诉,虽然国内有研究团队正在开发更小、更轻的“人工心”,但截至目前尚处于临床研发阶段。

  事实上,即便是在全球范围内,适用于儿童,尤其是体重<5kg的新生儿和低体重儿的设备几乎也是空白。柏林心脏中心开发的Berlin Heart EXCOR是最早专门用于儿童的心室辅助装置,也是目前唯一获得美国FDA批准且应用最广的搏动型儿童体外心室辅助装置,适用于新生儿至青少年。

  但这是一款隔膜式血泵,其本身机械结构复杂,由于缺少小而精细的阀门控制血流方向,以及结构小的原因,,因此在使用范围以及持续使用时间上都受到一定限制。

  有业内人士向表示,。

  除了性能、技术层面的挑战以外,。

  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心血管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明确了人工心脏植入、取出以及术后调适三个关键环节的收费标准。

  价格立项的同时,医保局又与人工心脏生产企业进行沟通,引导企业积极压缩中间流通环节的过高加价,降低价格。在各方努力下,最终实现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整体费用从百万级别下降到70万左右。

  但截至目前,国内仍只有少数城市将人工心脏纳入了医保。而即便可以进行医保报销,个人自付部分也还要高达20-30万,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依然是天价。

  值得一提的是,据《科创板日报》了解,,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负担,也有力推动了心脏移植手术的进一步开展。

  对此,祝忠群亦再次强调,。。

  另外,与其它器官移植不同,当移植肾、移植肝时,供体可以是心[*][*]的患者,也可以是脑[*][*]的患者,但目前在国内心脏移植时不可用心[*][*]患者的心脏,只能选择脑[*][*]的患者。

  。祝忠群预期,从伦理到技术,未来国内同样有望在这一方向上迎来更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