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证券内部下发人事任命调整通知,荀玉根不再担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与机构业务委员会委员、政策和产业研究院联席院长、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办公室主任职务,且已选择离职。
随着合并的推进,国泰海通证券设立了财富管理、研究与机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7个业务或管理委员会,并设置了41个总部部门,整合后还拥有上海、浙江等44家分公司,各类子公司也将在过渡期内并行运作。在这样大规模的整合过程中,研究所作为公司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其人事架构的调整也在情理之中。比如,4月时海富通基金董事长路颖就接任了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
有业界观点认为,从长期来看,此次人事变动也为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带来了重新审视和调整发展战略的机遇。不过,也有受访的卖方人士告诉,近年来的一系列整合与并购之下,诸多人事变动提醒了各大券商在进行合并重组或大规模人事调整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文化融合、业务协同以及人才稳定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卖方名将”如何选择下一站?据了解,目前业界就流传出至少4家券商的版本,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券商目前均没有首席经济学家。
荀玉根在研究领域颇有建树,是业界熟知的“卖方老将”。他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还是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同时在复旦大学和上海社科院分别担任企业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入行之前,荀玉根曾在高校就职,其职业生涯起步于中山证券,后任职于华泰联合证券,2011年加入海通证券后,开启了一段颇为辉煌的职业上升之路。2023年12月,荀玉根正式接任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一职,并同时担任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在海通证券期间,荀玉根历任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策略分析师等重要职务。在研究成果方面,凭借其扎实的研究,他累计荣获15个全国最佳分析师冠军,成为新财富、水晶球、金牛奖等多个权威最佳分析师评选的“全满贯”第一,其中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更是实现了“六连冠”。
在海通证券工作期间,他还出版了专著《荀玉根讲策略:少即是多》。这本专著是他多年研究经验和智慧的结晶,系统地阐述了他在投资策略方面的独特见解,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实用的投资指南。
业内人士对荀玉根的评价在于“勤奋”二字。2007年,在大学任教的荀玉根转入证券研究行业,勤奋是他追赶同行的武器——地铁看研报、日常最少工作12小时,他用3-4年时间建立策略研究框架,2011年,他最终在海通证券找到自己的落脚点。荀玉根是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策略研究第一名最多者,他曾公开坦言,光环之下,他更多感受到的是行业苦行僧式的逆水行舟。
为什么如此勤奋?荀玉根曾在2022年分享过自己的感受,他说“高校的工作经历,让我比入行早的同时代人起步晚了3年,我想把过去的时间补回来,紧迫感让我更加勤奋。”
留意到,荀玉根在其个人最新发表的一篇为《宁做乌龟,不做兔子——2015年牛市十周年思考》,时间为6月11日,署名仍为国泰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表示,对比我国过去二十年大类资产表现,A股的长期收益率很可观,2005年至2024年,万得全A年化收益率为9.8%,位居各类资产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