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业界 要闻 快讯 热点 推荐 聚焦 头条
 
站内搜索:

Google睡眠追踪应用程式解决方案

三星宣布已开发出带有万事达卡指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要闻
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动能如何激活?税费“减负”、协同“增能”│税眼观川②
更新时间:2025-01-23 21:36:4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年间,四川与重庆携手向前,“双圈”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两个万亿元级台阶,从不足6.3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增长至8.6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6.5%以上。黄静介绍,2024年,川润股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税金额接近500万元。目前,公司已参与制定9项国家标准,实现专利236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形成“风光热电储一体化”新能源低碳发展格局。此外,川渝两地税务部门还聚焦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消费品产业等共建产业,出台了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税务20条”,利用税收大数据平台推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产业链互补合作,促进供需匹配,提升产业链韧性。

  以四川遂宁和重庆潼南为例。遂潼共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两地税务部门聚焦锂电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锂电产业税收大数据平台,将重点锂电企业的地域分布、税收收入、税收优惠等信息汇集于一个平台,从税收视角全方位、多维度、可视化展示锂电产业涉税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为地方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参考。2021年以来,遂潼锂电产业税收大数据平台已累计向两地锂电企业推送个性化服务超千条。

  如何“共进”?统一税费管理及服务标准

  汽车制造,是川渝两省市携手打造的主导产业之一,培育出我国第三大汽车产业集群。在全国汽车市场中,每七台汽车就有一台产自川渝,同时,超过五分之一的动力电池也出自川渝。

  在川渝高竹新区南北大道上,一辆装载着汽车零部件的货车正驶向重庆主城的汽车工业园。通过这条大道,四川迅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每年向重庆汽车厂运输汽车零部件超过20万套。该公司负责人王玮介绍,2022年以来,公司享受西部大开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税收优惠近百万元。

  凭借在资源禀赋、人员往来、产业联系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成渝“双圈”区域中心城市与毗邻地区正展现出协同共进的新态势。

  四川迅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所在的川渝高竹新区,是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省级新区,肩负着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重大历史使命。在川渝两地税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里建成了全国首个一体化运行的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

  “缴费就低、政策从优”原则的贯彻实施,助推当地产业融合发展显著提速。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为两地纳税人累计办理涉税业务超30万笔;截至2024年12月,入驻新区企业已增至201家,与刚成立时相比近乎翻番。

  为持续优化川渝地区税务执法环境和税费服务环境,近年来,四川省税务局和重庆市税务局联合印发等文件,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设置处罚计算公式,统一两地7类62项税收行为处罚标准,为精确执法提供制度依据。

  
 

  川渝税务部门将“高竹经验”探索出的税费征管服务一体化拓展至川渝合作毗邻地区

  在税收征管实践中,逾期未申报较为常见。2023年4月,四川省税务局创新性推出税务行政处罚“智能控制”功能,通过“一把尺子”量化执法标准,确保执法的统一性和准确性,借助“一套图表”强化执法监督,使纳税人能够清晰地查看税务行政事项及其处理全过程。

  目前,上述“智能控制”功能已全面覆盖所有可量化处理的高频税务行政处罚事项,有效减少人为干预,进一步提升了执法的透明度和规范性。这一创新举措也被评选为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典型案例,成为全国税务部门中仅有的7个入选案例之一。

  “我们将携手并进,不断为‘双圈’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四川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两地税务部门将继续围绕“政策执行标准化、税费征管一体化、办税服务便利化”目标,持续为西部高质量增长极加速崛起、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提供坚实的税收支撑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