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业界 要闻 快讯 热点 推荐 聚焦 头条
 
站内搜索:

Apple终止其iMac Pro,暗示Apple

Google Chrome今天正式为网络用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要闻
哪些券商自营一骑绝尘?40家增速超50%,14家收入翻倍
更新时间:2025-09-04 16:45:15

  在资本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与自营业务盈利能力增强的双重驱动下,上半年券商自营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

  今年上半年,75家数据可比券商自营业务净收入为1302.51亿元,同比增51.35%;增速超过50%的券商多达40家,占比53.33%,其中14家券商收入翻倍。

  头部券商自营收入规模庞大,自营净收入排名前十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国泰海通、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申万宏源证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

  
 

  自营业务是券商营收第一贡献力量,据中证协披露的150家券商2025年上半年度整体经营情况,上半年自营业务的营收占比为39.93%,高出贡献度第二的经纪业务9.49个百分点,超出幅度达31.32%,经纪业务的营收贡献度为30.44%。

  据未经审计财报,2025年上半年,150家券商证券投资收益1002.42亿元,同比增21.33%,营收占比为39.93%。

  若聚焦75家数据可比券商,其自营业务净收入表现更为亮眼:62家正增长、13家负增长,正增长券商占比为82.67%。

  这一数据从侧面印证202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环境较去年同期实现根本性好转,为券商自营业务提供了优质土壤。

  大多数头部券商自营业务保持了高速增长,排名前十券商自营收入增长情况为中信证券、国泰海通、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申万宏源证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

  中信证券以190.52亿元的自营收入遥遥领先,超过第2、3名收入之和,也是第10名招商证券的4.6倍,凸显该巨头在投研能力、资金规模和风险控制上的绝对优势。2024年以来,中信证券持续加大权益投资,股票市场向好使得投资收益成为增长的绝对主力。

  对于招商证券自营收入意外下滑,有观点认为固收类投资收益下滑,拖累招商证券自营业务收入。招商证券金融资产规模为3618亿元,同比小幅下滑2.09%。

  招商证券表示,下半年将持续提升对外部环境变化及市场波动应对能力,合理把握投资节奏,灵活调整投资规模,有效提升投资收益和稳定性。

  头部券商凭借资金规模和投资能力占据优势地位,CR5为38.17%,自营收入规模最大者与最小者差距达770.49倍。

  多达14家券商上半年自营净收入接近或超过一倍以上,分别为中航证券、长江证券、国联民生、恒泰证券、长城国瑞、华福证券、华西证券、开源证券、中金财富、东海证券、华宝证券、浙商证券、东莞证券、江海证券。

  中小券商弹性十足,增速排名前10的几乎都是中小型券商,如中航证券、恒泰证券、华福证券、开源证券等。

  有分析认为,除了低基数效应外,上述券商大概率在衍生品投资、科创板跟投、股性较强的债券投资等领域布局精准,抓住了市场机遇,实现了超额收益。

  部分大中型券商亦表现优异,如东方证券、国金证券、中金公司等,在较大体量上仍能保持高增长,相关券商投研实力和风控能力卓越性突出。

  此外,受益于合并带来的并表效应,部分券商自营收入实现较高增速,如国联民生自营业务净收入同比增458.78%。

  有20家券商收入同比下滑。其中,渤海证券、中原证券、湘财证券、中银证券、华创证券等下滑幅度较大。

  市场人士分析,券商自营收入同比下滑有四方面原因,一是投资策略失误,权益投资节奏错或重仓标的差;二是风险暴露,如信用债违约致亏损或减值;三是业务结构差异,侧重方向性自营错失非方向性机会;四是基数效应,去年同期业绩好。

  作为互联网券商的代表,东方财富证券上半年自营收入13.24亿元,同比下滑17.86%。市场分析指出,这一差异与其“客户流量为主”的业务模式及不同的资产配置结构有关,互联网券商更侧重低风险固收类资产,在权益市场向好的环境下,未能充分享受市场红利。

  市场分析认为,券商自营业务高增,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市场环境的改善是券商自营收入集体“回血”的最根本原因;二是,投资策略转向“去方向化”,平滑收益曲线;三是,科创板、创业板跟投机制,为券商的另类投资子公司带来了新的收益中信建投非银研究认为,券商在其他权益投资方面的配置也在不断增强,为自身带来丰厚的回报。此外,不少券商通过互换便利加大对OCI账户的配置。截至6月30日,42家上市券商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规模达5716.29亿元,较年初增30.8%。

  国泰海通非银首席分析师刘欣琦发表研报称,自营转型的大背景下,券商主动权益的未来发展更趋向于从有限弹性走向适度弹性。虽然外部市场环境明显改善,但短周期考核的机制约束仍在、固收自营收入下滑约束权益敞口释放,未来有投资意义上的高弹性标的仍将不多,其背后需要股东方、管理层、执行部门形成合力。

  兴业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徐一洲发表研报指出,加杠杆扩表提升真实ROE将成为券商业绩分化胜负手,并演化为板块投资主线,看好低估值、率先做大权益自营的券商的配置价值,分类评级新规落地也有望推动该逻辑向低估值且低配权益的大型券商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