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闪购7月5日的日订单数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超2亿。
去年夏季促销美团外卖的订单峰值是9800万单。近日《科创板日报》也从美团内部人士处6月美团的即时零售日订单已经多日维持在9000万单以上。
截至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已经突破了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已超过1亿单。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当晚20时45分,美团内网曾显示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了1亿。这也意味着,在2个小时的时间内,美团已产生了超过2000万笔订单。
周末两天奈雪的茶外卖订单破峰值,两天突破100万单,环比增长50%,“单店最高环比增长230%”。
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前不久在一个小型分享会中表示,京东进军酒旅餐饮领域,目的是希望通过供应链将这些行业的成本降低,能够成为酒店餐饮一个新通路。
如今中国电商事业群内部围绕淘宝天猫,已经在联动所有资源为淘宝闪购“输送弹药”,所谓500亿元补贴计划也只是开始。
不单单是饿了么,以飞猪为例,《科创板日报》淘宝闪购已经在重庆、深圳和杭州三个城市上线了“特价酒店”业务,类目内部集中展示了价位在100~200之间的低价酒店,降价幅度从18%到49%,甚至超过了60%。
面对京东、阿里的夹击,美团选择“稳中求变”。《科创板日报》618后,美团内部将资源全面向美团闪购和小象超市倾斜,美团优选则收缩战线。其战略清晰可见:以高频外卖流量为基石,依托745万骑手构建的密集配送网络,通过拓展门店与闪电仓,为10亿消费者打造“30分钟生活圈”。小象超市更立下“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的目标,试图以“高频带低频”模式,复用品牌线下供应链,提升高客单价订单占比。
零售行业投资人张伟荣接受《科创板日报》采访时表示,三大巨头的攻防战,本质是供应链效率与生态闭环的较量。
张伟荣进一步分析称,美团凭借高订单密度,已构建起多元生态:拼好饭通过集单配送降低成本,闪电仓实现“10分钟拣货+20分钟送达”,浣熊食堂、松鼠便利等自有品牌则依托规模效应高效运转。反观阿里,虽手握淘宝天猫7亿用户流量,但若想逆转美团,仅靠补贴拉单量远不够。京东的差异化路径则聚焦“品质外卖+供应链协同”,但下沉市场运力短缺、用户习惯待培养等问题,仍需技术投入与生态整合来解决。
张伟荣指出,即时零售的终局,取决于技术厚度与生态闭环能力。美团的“规模效应×技术降本”已形成飞轮,京东与阿里需在差异化策略中寻找突破口。“这场战争没有终局,只有不断进化的生存法则——谁能将订单密度转化为供应链效率,将流量优势沉淀为生态壁垒,谁就能在万亿即时零售市场中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