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业界 要闻 快讯 热点 推荐 聚焦 头条
 
站内搜索:

Oppo F19被证实具有33W快速充电

微软推出Windows Terminal 1.0开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业界 > 业界
中星微技术重启IPO辅导 拟冲刺科创板 创始人为“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
更新时间:2025-08-12 19:15:23

  前次IPO撤单近五年后,中星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再度启动上市辅导,拟冲刺科创板,辅导机构为中国银河证券。

  中星微技术成立于2007年4月3日,注册资本约5.66亿元,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为张韵东,其是 “星光中国芯工程” 副总指挥。该公司控股股东系堆龙中星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0.24%。

  中星微技术是在数字感知领域拥有国际领先AI芯片设计技术和新一代AI视觉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其参与制定国家、国际标准体系,提供自主可控核心知识产权、芯片、产品、方案及承担国家重大战略工程,曾两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星微技术亦曾拟刺上市。中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向证监会申报IPO,2020年7月平移至深交所创业板审核,并于2020年12月撤回申请文件,深交所终止其申请审核。

  
 

  中星微技术前身曾于2005年11月15日在纳斯达克上市,彼时上市主体为开曼中星微,市值一度突破20亿美元。

  但受行业周期和估值波动影响,其最终于2015年以29.34亿元人民币估值完成私有化退市,此后便寻求在A股上市至今。

  中星微技术官网显示,该公司核心技术源自“星光中国芯工程”——该工程由创始人邓中翰于1999年发起,历时十余年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星光”系列芯片。

  中星微技术曾多次研发我国历史上首颗相关芯片。

  2005年,“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全球市场份额的6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

  2016年,星光中国芯工程团队推出中国首款具备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NPU芯片“星光智能一号”;2010年,首款基于公共安全SAVC国家标准1.0的芯片诞生;2012年,发布全球首颗监控星光级超低照度图像传感器。

  2021年9月,在北京中关村论坛发布第一颗多核异构处理器“星光摩尔一号”,是人工智能芯片领域重要突破。

  2025年4月,在福州举行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中星微技术宣布其最新一代AI芯片“星光智能五号”成功运行Deepseek 7B/8B/16B大模型。

  据介绍,“星光智能五号”基于国产工艺制程,采用中星微技术自研的通用多核异构GP-XPU架构,比CPU+GPU架构在运行效率、实时性、性价比和安全性等方面大幅提升。

  中星微技术创始人为 “星光中国芯工程” 总指挥邓中翰。这位1968年出生于南京的科学家,1997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博士、物理学硕士、经济学硕士“三学位”,曾在IBM和硅谷芯片企业任职。

  1999年,邓中翰等一批海外博士企业家在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投资支持下,带领团队承担并启动了“星光中国芯工程”,创立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邓中翰亦担任“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至今,并同时任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中星微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中心理事长。其于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获得“2005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及年度人物大奖”。

  历史公开报道显示,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当年,财政部对其投资1000万元。这是我国国有资本进行的第一笔风险投资,政府并不干涉企业的日常运营,这也被视作“硅谷模式”在中国的落地,也为后来的国家大基金投资开创了成功先例。

  

 

  从目前股权结构来看,堆龙中星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中星微技术控股股东,持有该公司20.24%股份。国有资本粤科金融集团、鼎晖投资、国有资本国新科创基金分别持有该公司5.9634%、5.218%、4.4726%股份,为该公司第四至第六位股东。

  
 

  融资历程方面,中星微技术仅在2016年3月完成一轮融资,总共12家投资机构参投,包括:翔御资本、中芯聚源、鼎晖投资、国新科创基金、久友资本、粤科金融集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