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交易金额远不及传闻那么大,后续京东将通过供应链优势,进一步丰富香港零售消费市场的优质供给,具体官方信息或在8月份公布。
收购完成后,京东集团正式成立创新零售-佳宝业务部,并委任香港佳宝创始人林晓毅先生出任该业务部负责人。
“佳宝在香港网点不算多,市民常去的还是百佳、惠康。”在香港生活了10多年的李先生向《科创板日报》表示,京东收购佳宝后,期望”商品便宜又好“。
事实上,京东在中国香港市场动作频频。
去年9月,京东就宣布初期15亿元重投香港市场,用于商品价格、物流补贴、服务优化。香港消费者购买京东自营商品,满188元人民币免运费、最快次日达。
今年3月,京东在香港又宣布启动新一轮投入,面向当地消费者推出“买贵就赔”服务,并覆盖自营全品类商品。同时还首次在香港针对家电商品实施大规模补贴策略,并提供自营家电“30天内包退、180天内有坏换新”、“一件包邮”等服务。
桥君出海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刘佳君接受《科创板日报》采访时表示,一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其中最常见的市场策略就是收购当地企业,能利用被收购企业的品牌、门店网络、资产和资源,能快速适应本土化。
在刘佳君看来,当前,香港消费者北上至深圳、珠海等地消费的趋势与内地品牌加速进驻香港市场的态势形成双向互动,正深刻重塑当地零售行业的竞争格局。京东的供应链与物流体系,结合佳宝在香港本土的门店网络,可以通过产地直采、物流优化等方式降低成本,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吸引此前偏好北上消费的香港客群;另一方面,借助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增强对本地消费者的吸引力。
“更为关键的是,京东此次收购可能成为内地商业力量规模化进入香港市场的信号。一旦该 “供应链输出 + 本地资源整合” 模式被验证可行,预计将有更多电商及零售企业跟进布局,这或将推动香港从国际品牌的中转枢纽转变为内地供应链出海的试验基地,进而倒逼整个行业实现效率与服务的全面升级。”刘佳君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