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库或在三季度末左右推出;
	  基金快速注册机制或将落地,不同产品的原则性审批时间为:
	  当前业绩比较基准库已经在准备中,有望在三季度末推出,在基准库的设置上,或分为一类库、二类库。同时,监管也会给予充足的时间进行过渡。
	  根据已有的消息显示,业绩比较基准的调整可根据公司自家情况决定,在调整基准时坚持不改变投资范围、投资目标、投资比例限制和投资策略这四个核心指标。
	  在业内看来,这是统一给全行业所有基金公司一次梳理产品线的机会。基金公司也较为关注,原合同约定持有人大会才能修改业绩比较基准,也有观点指出,在此次调整中可以不开持有人大会,减少额外的工作。
	  对于考核、基金经理薪酬以及投研集中在对主动权益基金方面。
	  比如,此前公募改革25条中已经对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制定了相关的比例约束。基金公司股东和董事会对公司高管的考核,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对基金经理的考核,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对基金投资收益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其中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这一指标主要针对主动权益基金,而绩效同样如此。此外,业内还对基金经理跟投以及自购锁定期进行了相关讨论。比如允许并支持递延奖金跟投等。
	  在投研上,业内对“去明星基金经理化”已有共识,尤其是头部需要担负起破题的职责。
	  有消息指出,未来将在公募REITs、指数基金等产品类型上,试点团队制模式,对外披露管理团队,弱化基金经理个人。
	  此外,在基金经理管理半径与持股集中度上,有业内人士建议,基金公司内部解决管理规模比较大的基金经理的持股集中度问题。千亿规模基金经理或难以再现。
	  据了解,在基金信息披露方面,投资者盈亏情况也将纳入,有消息显示,明年可能会推出针对主动权益基金的信息披露模版,在新产品上作出调整,比如披露综合费率情况、投资者盈亏情况、业绩比较基准对比情况、管理人费用收取情况等。
	  此外,信息披露费用调降也在业内讨论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