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召开的会议属于大会,并未商讨各个环节“反内卷”的细节实施细节,预计今明两天将分别探讨电池、组件环节、硅片环节以及多晶硅环节的反内卷细则。由于此次工信部举办的反内卷会议保密程度极高,与会企业已签署保密协议,因此会议具体探讨内容和会议结果须待官方发布。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会议要求,光伏产业各方要深刻认识规范竞争秩序对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共同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强化光伏产业项目投资管理,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苹果iPhone 17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富士康作为苹果iPhone的主要代工生产商,其郑州厂区正开展旺季招工。
	  作为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内地唯一战略合作伙伴,深圳市龙岗区数据有限公司与协会签约战略合作,将深度参与协会8月7日在香港发布的全球首个RWA资产登记平台生态建设。双方计划共建跨境数据合规互认机制,打造覆盖资产确权、可信存证、合规流转的全周期服务平台,依托 “深圳产业基础+香港国际枢纽”,探索 “内地资产数字化、香港数字金融化、全球流通合规化” 模式,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
	  泡泡玛特港股公告,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预估137.6亿元;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
	  小米集团公告,第二季度营收1,159.6亿元,同比增长30%,预估1,149.4亿元;第二季度净利润119.0亿元,预估88.8亿元。小米集团第二季度集团经调整净利润为108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5.4%。
	  百利天恒公告称,公司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下降96.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8亿元。
	  山外山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28.72%;归母净利润为5503.86万元,同比增长20.28%。基本每股收益0.1713元。
	  莱特光电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18.84%;归母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增长36.74%。基本每股收益0.31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元。
	  鹏鼎控股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8月19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在淮安园区投资合计80亿元建设淮安产业园,并同步投资建设SLP、高阶HDI及HLC等产品产能,扩充软板产能,为AI应用市场提供全方位PCB解决方案。投资建设期为2025年下半年至2028年。资金
	  达梦数据公告称,公司于近期收到湖北省应城市监察委员会下发的《立案通知书》及《留置通知书》,对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皮宇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目前,公司已对相关工作进行妥善安排,预计该事项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其他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公司及子公司日常经营情况正常,各项业务稳步推进。
	  科思科技公告称,公司近日接到实际控制人、董事刘建德家属告知,刘建德收到国家某监察委员会出具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被实施留置和立案调查,暂不能履行董事相关职责。刘建德在公司未担任除董事外的任何职务。目前,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日常经营由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各项生产经营情况正常。本事项未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情况,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德邦科技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连续3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公司关注到近期市场对液冷服务器关注度较高。公司导热界面材料可应用于液冷服务器的导热、散热,但目前上述产品收入在公司整体业务收入中占比相对较低,对公司整体营收影响有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徐友志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卖出公司股票17,040股,除此以外,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
	  诺诚健华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不超过人民币4.76336亿元收购高新科控持有的广州诺诚健华7%的剩余全部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广州诺诚健华100%的股权。该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亦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目前,交易尚未完成,最终交易价格和能否摘牌成功存在不确定性。
	  泽璟制药公告称,公司在研产品注射用ZGGS34临床试验申请已获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该药物为三特异性抗体药物,通过衔接肿瘤细胞和T细胞,激活T细胞以[*][*]肿瘤细胞。然而,由于药品研发周期长、审批环节多,该批准对公司近期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投资者需谨慎决策并注意投资风险。
	  不少人选择通过LASIK等激光矫正技术矫正视力。但这种手术需切削角膜组织,存在一定风险。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一种通过电流重塑角膜,而不是切割角膜的“去激光化”视力矫正新技术。相关成果18日在美国化学会秋季年会上公布。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德国不来梅大学发表的一项概念验证研究显示,利用商用钕磁铁能在微重力环境下使水的分解效率最多提高240%,有望为人类宇航员制取更多氧气。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