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液态电池已实现300Wh/kg的高能量密度,但全固态电池在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解决安全性隐患、提高极端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性。目前,液态电池通过材料微创新仅能实现渐进式提升,而全固态电池通过体系重构将带来颠覆性突破,是实现400Wh/kg以上能量密度的可行方案。
“正是由于技术的颠覆性创新,全固态电池目前会受到原材料价格、技术成熟度等影响,相比于液态锂电池的价格并无优势,但是随着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制造设备的不断革新,固态电池的售价可能接近液态电池或者与之持平。因此,全固态电池前景仍然广阔,尤其是在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和储能领域,推测2030年电池需求量将超过1500GWh,市场规模巨大,为固态电池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份额。而且行业预测固态电池到2026年市场将出现小批量装车应用,预计2027年至2030年,固态电池将迎来量产装车的重要阶段。”上述东风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黄佳教授认为:把全固态电池视为电池技术唯一发展方向是片面的。在电动车大规模普及的当下,技术路线多元化更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他表示,目前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通过材料创新和工艺优化,仍有30%以上的性能提升空间,足以满足未来5~8年市场需求。
“从技术路线来看,动力电池行业将呈现多元化并行状态,液态电池会持续优化,如磷酸铁锂的掺杂,高镍三元向超高镍演进,同时,固态电池也会加速商业化,全固态动力电池成为发展竞争的终极战场,从产业生态来看,上游资源竞争将进入白热化,回收技术突破成为一大竞争点,而下游车企将与电池厂深度绑定的同时加速自研。总之,未来动力电池行业将朝着‘技术多元,生态闭环’的格局发展。”上述东风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