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11月23日,美国最大银行摩根大通因一份研究报告成为加密社群的众矢之的。知名投资人Grant Cardone当天公开从大通银行撤出2,000万美元,连同社群响应的资金出走,迅速在网络掀起行动。导火线是金融指数编制机构MSCI传出将于2026年1月调整规则,凡是在资产负债表上持有加密资产超过50%的企业,都将被排除在主流指数之外。
被动资金变成金融武器
MicroStrategy自2024年12月被纳入那斯达克100指数后,被动基金的买盘就像输送带,把全球资金定期送进公司股东名册。这类基金不挑价格,只按权重自动买进,对企业而言形同持续供氧。然而MSCI规则一旦落地,输送带会反向转动。加密社群领袖Max Keiser指出,摩根大通的报告,意图先行制造市场恐慌,让投资人自行撤离。
报告预估单是MicroStrategy就可能面临28亿美元的被动抛售,若把未来可能同步调整权重的其他指数纳入估算,总流出金额恐上看88亿美元。MicroStrategy股价最近三个月已下跌47.5%,年初至今跌幅达55%。市场用价格提早贴现强制卖压,担心[*][*]螺旋:股价下跌迫使公司变现比特币,币价走弱再反噬股价。
定义谁是的攻防
MSCI与华尔街传统观点认为,若持币比重过半,本质上就是,不该占用科技或工业权重。MicroStrategy执行长Michael Saylor强调:
Saylor把公司定位为,比特币在他眼中就像石油之于能源企业,是可用来发行债务、回购股票的生产性资本。传统指数分类尚未为这种新型结构找到定位,定义之争因此浮上台面。
倒数一年,没有赢家的阵痛
距离2026年新规生效尚有一年多,但董事会、基金经理与散户已被迫选边站。MicroStrategy若想保住指数席位,得削减持币比重;坚守比特币则意味被动资金抽离、融资成本上升。反观华尔街,若最终把这类公司逐出指数,也可能失去一批高成长标的与新投资人群。这场没有绝对赢家,只留下新兴资产与传统规则冲撞时不可避免的阵痛。
在川普政府对加密产业仍未定调的暧昧氛围下,MSCI规则变动与摩根大通报告的连锁反应,成为比特币能否登上企业资产负债表主流舞台的关键检验。未来12个月,加密社群与传统金融将继续拉锯,最终结果将决定企业世界是否接纳的新物种。